撫養(yǎng)“困難型”兒童,給父母四條建議

撫養(yǎng)“困難型”兒童,給父母四條建議

撫養(yǎng)“困難型”兒童,給父母四條建議


  有些孩子一出生就顯得特別難撫養(yǎng),他們時常大聲哭鬧、煩燥易怒、愛發(fā)脾氣、不易安撫;飲食、睡眠等生理機能活動方面缺乏規(guī)律性;對變化難以適應,如對新食物、新事物、新環(huán)境接受很慢;情緒總是不好,成人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使他們接受撫愛。托馬斯?切斯把這類兒童稱為困難型兒童。 
  由于這類兒童通常給父母消極的反饋,無論父母怎樣努力,孩子似乎總是不滿意,令父母感到倍受打擊和挫折。長此以往,易導致親子關系的不良。而不良的親子關系又使困難型兒童的成長顯得更“困難”。在此,給這類兒童的父母如下的建議?!?BR> ?。?)接受孩子的特點,尋求特殊的教養(yǎng)方式。父母必須首先承認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不要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較,而是仔細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從而應用適合孩子的特殊教養(yǎng)方式。千萬不可堅持、照搬常規(guī),或堅持按照父母的習慣行事。否則,會使孩子感到壓迫感而變得更煩躁抵觸?!?BR> ?。?)用積極、熱情、愉快的情緒感染孩子。天下父母都熱愛自己的孩子,他們首先總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問題是當這種愛得不到相應的積極反饋時,父母的熱情還能堅持多久?這是值得重視的。父母應經常提醒自己,對困難型兒童應保持理智,盡量減少受孩子情緒和行為的左右。經常檢討自己的內心是否出現(xiàn)以下三種不當?shù)南敕ǎ旱谝环N是自責、慚愧,認為自己是不稱職的父母;第二種是怨恨,責怪孩子;第三種是無助無奈,束手無策。上述三種想法,會導致父母傾向于對孩子縱容讓步,或施加壓力,或消極放棄。而父母的這些消極念頭和態(tài)度,會成為孩子成長的最大障礙。相反,父母的始終積極、熱情、愉快的情緒會感染孩子,使其漸漸放棄原來的方式,“走向正軌”,所謂潤物細無聲?!?BR> ?。?)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應保持一致。孩子對來自父親和母親的影響也許是不同的,父母面對同一個孩子的反應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父母之間應多溝通,取得共識,在對待孩子的方式、態(tài)度上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BR> ?。?)循序漸進,寬容耐心。困難型兒童需要適應、需要改變的東西很多。父母應有計劃地逐一加以培養(yǎng),不能操之過急。不然孩子會感到壓力,變得更不合作。一般一個階段只有一個主要目標,而對孩子其他的問題采取寬容、忽視的態(tài)度,這樣孩子才會有信心、有耐心循著父母的要求去努力發(fā)展。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