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細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蒙蒙細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蒙蒙細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設計并執(zhí)教:紹興縣秋瑾小學 俞東江
◆課時目標:
1、學會6個生字,理解5個新詞;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具準備:幻燈片等。
◆課前活動:
考考大家積累的詞語是不是很豐富。(板書:雨)
誰能給“雨”組詞?越多越好!
在這些詞語當中哪些詞表示雨下得很大很大?(讓學生在黑板上劃出來。如:傾盆大雨,瓢潑大雨,狂風暴雨,暴風雨,暴風驟雨,雷雨,雷陣雨……)
同學們,有一個詞語表示雨下得很小很小――蒙蒙細雨(出示課題)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現(xiàn)在老師把“課文”發(fā)給大家。(要求學生在每一個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
師生問好。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感受意境
?。?)那雨小得聽不見沙沙的聲音,細得像蠶吐出來的絲。
?。?)雨是不大,小得幾乎聽不見沙沙的聲音,細得像那蠶吐出來的絲。
1、指名讀課題。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兩句描寫蒙蒙細雨的句子。
誰能把雨讀得很小很小?
二、自由讀,自學字詞
1、蒙蒙細雨中,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時嘴巴里要發(fā)出聲音,至少要讓同桌能聽得到,如果有不會讀的字,可以問問聽課的老師;如果有讀不通的句子,可以反復地讀幾遍;如果想站起來朗讀,那你就自己站起來。
2、部分學生讀完后出示:
shèn yǒng bei juē yuān wǎng
腎 詠 唄 撅 冤 枉
● 哪些注了拼音的字對你來說不算生字?
腎炎 藍制服 歌詠 冤枉 失信
● 哪些沒有學過的詞對你來說不算新詞?
3、學生交流(字詞可同時進行)
?。?)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字”和“認識的詞”,如:讀音,字義,何時學會的,哪兒學會的等。
?。?)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尤其是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很難把握?教師在黑板上范寫,邊寫邊講。
如:腎,又字的一捺要拉長,下面的月一撇變成了一豎,要寫得“瘦”一些,不能太“胖”。
撅,提手旁占的地方很小,右邊要特別注意,最后一捺要堅定有力。
冤,上面不能多一點,下面不能少一點,兔字的豎彎鉤要往外伸展。
(3)讓學生挑自己認為最難寫的字在課文中寫1-3遍。
三、操練讀,讀通課文
1、同學們,在這個細雨蒙蒙的早晨,媽媽在“家”和“學校”之間走了幾次?(三次)
2、每一次所花的時間都一樣嗎?(教師在“→”上劃上三個“?”)
板書如下:
先別急著舉手,我估計99%的同學現(xiàn)在還說不出個“所以然”,咱們得把課文讀通、讀熟,才有可能弄清楚?,F(xiàn)在,給大家4分鐘的時間進行操練。
3、課文中有許多句子或段落跟這三次時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請你把它挑出來讀給大家聽。
朗讀指導重點:
?、俚?自然段(朗讀時抓住“擔心”)
?、诘?自然段(朗讀時抓住“安心”)
?、邸巴屯藛h!”我撅著嘴說,“已經(jīng)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比較讀:
這兩個句子讀起來有什么不同:
?。?)天下著雨,已經(jīng)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經(jīng)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的理由一個是“已經(jīng)快到學校了”,另一個理由是“下著雨”,把另一個理由放在后面,用“再說”連接,表示更進一步,增強了說話的語氣,使理由更充足,無可辯駁。
?、軏寢屝绷宋乙谎郏骸按饝说氖拢瑡寢尣荒苁?。再說,許小燕沒有藍制服,怎么參加演出呢?”( 讀法與上句相同)
?、荨跋挛纾覀儼嘁獏⒓痈柙伇荣?,許小燕沒有藍制服,我答應把你的借給她,可臨走時給忘了,快到學校門口,才想起來?!保ㄗx出“自責”)
?、蕖皨專趺椿貋砹??”我驚奇地望著媽媽,只見她頭發(fā)上沾滿了一層細水珠,衣服也濕了。(讀出“驚奇”)
……
四、回味讀,留下懸念
1、(指著板書)同學們,這三個“?”都解決了嗎?每一次所花的時間一樣嗎?是怎樣變化的?(交流)
時間一次比一次少,也就意味著媽媽行走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板書如下:
2、同學們,在這樣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媽媽從“家”到“學?!弊吡巳?,而媽媽患有腎炎,身體又不好,怎么會一次比一次快呢?
估計會說前四點:
(1)蒙蒙細雨――天氣不佳
?。?)“來不及了”――心里著急
?。?)“馬上要上課了”――時間很緊
?。?)“答應了的事,媽媽不能失信”――遵守諾言
(5)對工作高度負責
?。?)一心為學生――主要原因
3、同學們,今天我們只是初讀課文,這三次時間還研究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刻,沒關系,咱們下節(jié)課再深讀課文,這三次時間與媽媽的精神到底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咱們要把它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徹徹底底!下課。
◆結(jié)束
此課在2001年浙江省小學教師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