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之四
34《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之四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朗讀表演,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 具: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昨天看到一張“尋人啟示”,你們愿意幫忙找一找嗎?
出示啟示內(nèi)容,揭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學生匯報,從哪幾個自然段中可以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文章內(nèi)容。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從哪句話可以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
2、質(zhì)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讀。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三、四自然段。用筆標出能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的有關句子。
2、指名說說青蛙的外部特征。
3、請學生為青蛙畫一張像。并將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讀全文,思考:學完本篇課文你還了解了哪些知識?
1、課件演示: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指名將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幾幅圖片按順序貼到黑板上。
3、指名說說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五、課外延伸,培養(yǎng)探索精神。
1、學生匯報課外搜集的資料:其它小動物的成長過程。
2、結束語:大千世界,充滿著無數(shù)的奧秘,希望同學們能積極探索鉆研,像幫助小蝌蚪那樣解決更多的難題。
- 小學語文第一冊《奶奶笑了》教案
- 小學語文第一冊《我的家(聽說訓練)》教案
- 數(shù)字歌 - 北師大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登鸛雀樓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司馬光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下學期 識字學詞學句(二)2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日月水火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小山羊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15、《雪地里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三
- 15、《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之六
- 10《小小的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 10《小小的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 10《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 10《小小的船》第二課時
- 不懷好意
- 爛糊肉絲
- 白色橄欖樹催淚句子152句
- 永和手工坊名稱和朋友圈文案40句
- 烤肉店爐具及肉品朋友圈文案35句
- 絕地求生名字大全霸氣388個
- 失戀后超級傷感心疼的女生網(wǎng)名42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