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望廬山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遠遠望去,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了人間。
問題歸納:
1.《望廬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景物?
采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來寫瀑布的磅礴氣勢。
2、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大還是小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大還是小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新偏旁
彳:雙人旁,從彳的字多與行走、行為和道路有關。
忄是漢字部首,由心演變而來。稱豎心旁或豎心。古代人認為心臟主管人的思想,故忄旁的字多與心理活動有關。
②問題歸納
1.我為什么覺得自已很大?
因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
當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大;當我還需要父母的幫助,還依賴他們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小。
3、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明天要遠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明天要遠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新偏旁
目:目字旁,第一筆豎要寫直,帶目的字有眼、睛等。
亠:京字頭,帶亠的字有交、充、亡等。
②問題歸納
小朋友睡不著,在想什么?
小朋友可能在想,那地方的海是不是真的有很多種顏色。
③課文主題
本文寫了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xiàn)了小朋友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4、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雨點兒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雨點兒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認識新偏旁
彡 :三撇兒,上面的兩撇稍短,下面的一撇稍長。
穴:穴寶蓋,下面是短撇和點,
刂:立刀旁,短豎要輕,偏上,豎鉤勁挺,稍長。
②問題歸納
1.小雨點兒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大雨點兒說:我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你覺得誰的選擇好?為什么?
都好。因為他們雖說去的地方不同,但他們都滋潤了花草,給大地帶來了變化,他們的選擇都很好。
2.如果你也是雨點兒,你會去哪里?為什么?
我會去干旱的地方。因為那里的禾苗、小草需要我。
5、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6比尾巴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6比尾巴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偏旁
扌:用作偏旁,俗稱提手旁,帶提手旁的字多與手上的動作有關,如打、提等。
八:八字頭,帶八字頭的有公、分、盆等。
②句子解析
1.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以三個疑問句開篇,提出三個問題,引起讀者的興趣。
2.公雞的尾巴彎。鴨子的尾巴扁??兹傅奈舶妥詈每?。
回答了公雞、鴨子、孔雀尾巴的特點。突出了孔雀尾巴的美麗超出了其他的動物,是位居第一的。
6、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5影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5影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偏旁
宀:意思是房屋,作為部首時常稱之為寶蓋或?qū)毶w頭。由宀構成的字可分為四類:⒈指稱房屋的,如:家、室、宅、宮;⒉與房屋有關的形容詞,如:寬、寒、宏、寂;⒊與房屋有關的動詞,如:寄、寓。⒋與房屋關聯(lián)的其他詞:客、實、富、寧、安。
女:女字旁,做左偏旁時,橫右邊不出頭。女字旁的字多與女性有關,如媽、姐等。
②、問題歸納
影子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
因為光的關系,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
7、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1項鏈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1項鏈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新偏旁
禾:禾木旁,禾做左偏旁時,最后一筆變成點,帶禾的字有和、利、種等。
②1.大海有什么特點?
大海是藍色的,而且非常遼闊。
2.彩色的項鏈是用什么做成的?
彩色的項鏈是小娃娃用小小的海螺和貝殼穿成的。
3.金色的項鏈指的是什么?
金色的項鏈指的是小娃娃留在沙灘上的腳印。
8、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nèi)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望廬山瀑布》是一篇古詩,是詩仙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下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抓住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品讀全詩,短短28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浪漫主義的風格。盡情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通過學習本詩能夠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小學低學段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有些同學可能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在教學時應適時進行點撥,注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本課生字廬、瀑、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的韻律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小組討論法等方式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難點:感受詩人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五、說教學方法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我將采用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來說下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一)課堂導入
李吉林老師曾說過,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在這里我采用了用生活實際導入,詢問學生假期去哪里旅游,借此導入新課。
以下,是我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假期的時候大家去旅游了嗎,或者說大家想去哪里旅游呢?聽到同學們給出的都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今天老師就臨時性地充當一次導游,帶領大家去廬山看一看,看一看廬山的美景有哪里能夠吸引我們,以及我們大詩人李白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望廬山瀑布》。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領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教師示范朗讀。之后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詩歌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學生理解這首詩歌主要講述廬山瀑布的事情。
(三)深入研讀
于漪老師曾說,課堂不僅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場所。所以我在研讀部分安排給學生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
(1)提問:這首詩歌當中你覺得哪里寫得最好?
明確:第一句的生字,如果用升字則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便會散去,而用生字則有產(chǎn)生的意思,也就說明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繚繞之中。
第二句的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的飛和直字,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字既寫出了山峰的高俊陡峭,又能夠看出瀑布水流的湍急,瀑布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勢,就生動地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這兩個字寫出了瀑布水流湍急,壯闊的特點。
最后一句寫得好,詩句的意思是懷疑是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從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奇特聯(lián)想,既增添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又增加了神秘氛圍。
(2)提問: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歌呢?
明確:因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所以想要記錄祖國大好河山的景色。
到此,我的教學重難點基本完成。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將出示葉圣陶先生的新體詩《瀑布》,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小結作業(yè)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作業(yè)設計是發(fā)揮想象,找出自己身邊的美景試著用幾句話寫一寫。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猶如一份微型教案,板書設計力圖清晰直觀,簡潔明了。
圖片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9、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3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3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讀最后一小節(jié),思考:這一小節(jié)寫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告訴小朋友平時要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大自然中的知識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獲得其中的知識,粗心的孩子只會白白錯過。
10、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4田家四季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4田家四季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除了詩歌中的景物,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景物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示例:陽光、河水、燕子、春雨等都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2.你知道在夏天,還有哪些農(nóng)事需要忙嗎?
在夏天,還有耕田、鋤草、施肥、排水、灌溉等農(nóng)事需要忙。
3.從又勤戴這三個詞語可以看出什么?
夏天是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民伯伯早出晚歸,采了蠶桑又插秧,可以看出他們特別辛苦。
4.我們可以從這幾句話中積累下面的詩句。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突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5.你喜歡冬天嗎?冬天好玩的事情有哪些?
示例:喜歡。冬天好玩的事情有打雪仗、堆雪人等。
11、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黃山奇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黃山奇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到了哪幾種奇石?
課文寫到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種奇石。
2.默讀25自然段,并用畫出描寫奇石形態(tài)的句子,想一想石頭的形狀。
①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
②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
③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④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讀第六自然段,想一想和第2、3、4、5自然段寫石頭有什么不同?
第2-5自然段詳寫,第6自然段略寫。這樣能突出表現(xiàn)幾種奇石的特點,重點突出。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把黃山的石頭稱為奇石了嗎?
因為黃山的石頭奇形怪狀,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動物,有的像神,形狀多樣,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黃山的石頭稱為奇石。
12、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登鸛雀樓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登鸛雀樓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登鸛雀樓》: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太陽靠著群山落下去了,黃河的水正滾滾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問題歸納:
1.詩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白日、山、黃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陽在山的盡頭、黃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樓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遠,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
13、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4我要的是葫蘆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4我要的是葫蘆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那個人最終得到葫蘆了嗎?為什么?
沒有。因為他不知道葉子和果實之間的關系,葉子有蚜蟲他不治,于是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2.如果你是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你會怎么想?
如果我是種葫蘆的人,看到自己心愛的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非常后悔,心想:我不該不聽鄰居的話,我為什么這么愚蠢,眼睛只盯著葫蘆,沒想到葫蘆和葉子的關系。
3.你覺得種葫蘆的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是一個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固執(zhí)己見,知識淺薄的人。
4.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 的聯(lián)系,否則,會犯錯誤。
14、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我會寫
危wēi(危險、危樓、危難)
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當)
驚jīng(驚動、驚奇、驚嚇)
陰yīn(陰天、陰雨、陰晴)
我會認:
宿s(住宿、宿舍、宿營)
寺s(山寺、寺廟、寺院)
辰chn(星辰、時辰、辰光)
恐kǒng(恐怕、驚恐、恐龍)
15、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多音字:
宿s (宿舍)xi(星宿)
16、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狐貍為什么要假老虎的威風?因為狐貍被老虎逮住了,狐貍怕老虎吃它。
2.狐貍是怎樣假老虎的威風的?狐貍讓老虎跟著它到百獸面前走一趟。
3.百獸看到狐貍和老虎有什么反應?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4.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只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里的百獸的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并沒有真本事。
5.我們知道了狐貍是假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的,你想對老虎說什么?老虎,你上當了,狡猾的狐貍是借著你的威風嚇跑了百獸的。
17、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敕勒歌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敕勒歌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陰山腳下。天像圓頂?shù)膸づ?,籠罩著四面的原野。藍藍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現(xiàn)出了隱沒于草叢中的牛羊。
18、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作者介紹: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他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園不值》《嘉興界》《訪隱者》《四朝聞見錄》等。
字詞解釋:
【夜書】晚上寫。
【蕭蕭】這里形容風吹梧桐葉發(fā)出的聲音。
【梧】梧桐樹。
【客情】旅客思鄉(xiāng)之情。
【知】猜想。
【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弄。
【促織】蟋蟀,也叫蛐蛐。
【籬落】籬笆。
詩詞大意:
詩的大意是: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
《夜書所見》詩人在瑟瑟秋風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書所見》詩人在瑟瑟秋風中看到了秋葉、秋風、秋江、秋燈、想到了兒童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挑促織。
19、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贈劉景文
【宋】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字詞解釋:
【劉景文】詩人的好朋友。劉景文名季孫,原籍開封,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
【擎】舉,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凍,堅強不屈。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正】最
【橙黃橘綠】表面意思橙子將黃,橘子猶綠,指秋季景物。
詩詞大意: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殘菊的花枝還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哇!那就是橙黃橘綠的秋天。
1.《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還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樣?
《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季的景色,從枯荷(荷盡已無擎雨蓋)、殘菊(菊殘猶有傲霜枝)、橙黃橘綠時這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我還知道秋天秋天的風,卷起了片片黃葉,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戶戶儲存秋菜的季節(jié)了。大白菜、土豆、蘿卜、冬瓜堆滿了菜店的棚子。
20、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行hng(銀行)xng(不行)
21、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9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一顆種子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先后變成一棵樹、一輛手推車、一把椅子,最后變成木地板的歷程。
2.種子在追逐夢想走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種子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變成了樹、手推車、椅子、木地板。
3.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含有舒服這個詞語的句子,想一想:舒服在每句話中是什么意思?作者把一顆種子到樹、手推車、椅子、木地板的變化生動有趣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即神奇又有趣,寫出了種子追逐夢想的歷程??晌淖直澈髤s是種子那顆無私奉獻,不甘平庸的奉獻精神。
4.比較一下,本文和《去年的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兩篇文章都是童話;都寫了樹:都有主人公變化的歷程;故事情節(jié)上,都有反復的特點。不同之處是,《去年的樹》寫的是鳥兒和樹的故事,本文寫了一棵樹的生命歷程;《去年的樹》在情感上,始終有一種淡淡的哀傷,本文在情感上是平和、樂觀、充滿希望的。
22、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背景,烘托了小女孩的孤獨、可憐。對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著快樂幸福、團圓美滿。文章接下來寫的卻是一個小女孩的悲慘故事,快樂的節(jié)日氛圍更襯托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2.作者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筆墨去描寫那雙鞋?作者著力描寫那雙大鞋是為了凸顯小女孩家境貧寒。天冷極了,下著雪,小女孩連一雙自己的鞋都沒有,只能穿著媽媽的大拖鞋在路上走。她如此可憐還受到男孩子的嘲弄,讓讀者感受到小女孩的絕望和無助。
3.為什么小女孩沒有注意到自己美麗的金發(fā),卻忘不了大年夜?她沒有注意自己美麗的金發(fā),是因為此刻她正在死亡線上掙扎,無暇顧及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為她對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這樣的對比描寫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4.女孩又冷又餓,為什么不回家?賣不掉火柴,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可見爸爸對她十分冷酷,沒有父愛。家里跟街上一樣冷,寫出了她家的貧窮,也進一步突出她的可憐。
5.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指的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三個沒有構成排比,寫出了小女孩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寒冷、饑餓和痛苦。對于她來講,擺脫寒冷、饑餓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多么殘酷!
6.課文中為什么幾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況下提到的?有什么作用?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開頭,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賣火柴。第二次是寫小女孩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著別人家窗戶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心里忘不了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
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這是給故事安排的特定時間、特定環(huán)境, 大年夜本應是歡樂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卻在大年夜走在街頭,在大年夜看著別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在大年夜凍餓而死。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慘,更引起人們對她的同情、憐憫, 體現(xiàn)了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23、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記敘了胡蘿卜先生神奇的胡子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的故事。
2.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結合上下文,我知道了它的胡子吸收了果醬的營養(yǎng)生長的速度非???以至于他都沒有發(fā)現(xiàn)。
3.你喜歡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嗎?為什么?
喜歡。因為胡蘿卜先生用他神奇的胡子幫助別人解決了困難,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快樂。
4.一邊讀一邊預測后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樣預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鳥太太看到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在空中飄動,于是,它就剪了長長的一段胡子,系在兩根樹枝的中間,給小鳥晾尿布。
我這樣想的依據(jù):文中講到了小男孩用胡蘿卜先生的胡子來當風箏線,知道了長胡子的用處,而鳥太太正好沒繩晾尿布。于是我依據(jù)這些內(nèi)容和生活常識作出了這個預測。
24、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7古詩三首之飲湖上初晴后雨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7古詩三首之飲湖上初晴后雨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古詩大意:
《飲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古詩主題:
《飲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時晴時雨的風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惟妙惟肖地勾畫了西湖的美景。
25、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讀不完的大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讀不完的大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我五六歲時,就喜歡到大自然去尋找好玩的東西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是課文的總起句,說明我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對大自然中好玩的東西充滿了探索的欲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2、文章第二段中寫到了哪幾種動物?它們各給人怎樣的感覺?這說明了什么?
小麻雀- -叫人愉悅;老鷹一 雄健勇猛;螞蟻- _-勇敢忠貞。這說明作者通過觀察野外大自然中好玩的東西,不僅學到了知識,還獲得了樂趣。
3、作者是怎樣寫自家房子前后的環(huán)境的?
作者先略寫房子前后的果樹開花、結果,以及果子味道的鮮美,再選取屋后具有代表性的兩種植物,即竹子和棕桐,具體表現(xiàn)竹子長得快、竹葉聲動聽、棕桐超。凡脫俗、小魚在棕桐的倒影間游玩的歡快,它們共同營造出自家房子前后環(huán)境的美麗,充滿了情趣。
4、聯(lián)想課文內(nèi)容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畫冊,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大書因為大自然中的飛鳥昆蟲、花草樹木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點,就像一本畫冊給我們美的享受。它又像一本書,里面有無窮無盡的知識和奧秘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它讓.人看不盡玩不夠,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樂趣。所以說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畫冊,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大書。
5、大自然這本大書能讀完嗎?
讀不完的大書告訴我們大自然有無窮的奧秘,但我們?nèi)说纳椭腔凼怯邢薜?,所以大自然這本大書我們永遠不可能讀完。
26、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0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0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作者描寫春天的景色時寫小鹿的活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鹿的悠閑更突現(xiàn)了森林、小溪的美麗和安寧。
3.作者選取了四季中哪些景物來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作者選取四個季節(jié)中各具特色的景物進行了重點描述。春天,選取樹木積雪小溪小鹿等景物來描寫;夏天,選取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選取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等景物來描寫;冬天,選取雪花樹木積雪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景物來描寫。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抓住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點,緊緊圍繞一個共同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27、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3父親、樹林和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3父親、樹林和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文中關于我沒有看到鳥飛、沒有聽到鳥叫、沒有找到動著的葉子、更沒有聞到鳥味的幾處描寫去掉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這幾處描寫是表現(xiàn)我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驗證父親說的話的反應,我的一無所獲襯托出父親對鳥的了解、熟悉,表明這是父親經(jīng)常的、仔細地觀察鳥的經(jīng)驗積累,深切真實地體現(xiàn)出父親對鳥的熱愛。
2.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父親說。我知道父親此時也最快活。兩句話中的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前面一個是父親聽到鳥的歌唱時說的,表明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后一個是我對父親的贊揚,贊揚父親深深地愛鳥情懷。
3.父親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的?
沒有風葉子卻在動,說明樹上有動物。鼻子聞到有鳥味,說明樹上的動物是鳥,還很多。
4.你認為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的理由。
(1)父親喜歡樹林和鳥。具體理由見上面的問題概括。
(2)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他知道樹林里有很多鳥,知道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知道它們要歌唱了,知道鳥最快活的時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3)父親很善于觀察。他通過觀察無風而動的樹葉,通過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鳥。
(4)父親熱愛自然。父親要經(jīng)過不斷的觀察和豐富的自身體驗,才能如此了解鳥的習性。這說明父親喜歡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樹林和鳥的快活就是他的快活。
28、四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蝴蝶的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蝴蝶的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再次用了問句的形式,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在多次猜想過后毫無所獲的萬分著急之情,與前文相互照應,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對蝴蝶的擔憂與關愛。
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這種反復手法的運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達得更加強烈,能夠加深讀者的印象,使讀者更能體會到作者的感情。
3.文中多次反復出現(xiàn)我真為蝴蝶著急,你怎么理解?
因為作者關心蝴蝶、愛惜蝴蝶、疼惜蝴蝶、憐愛蝴蝶,為蝴蝶的住處而擔心、發(fā)愁。
4.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以問題和思索為線索來表達。本文以作者的思緒為線索展開,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然后再進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見作者對蝴蝶非常關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處。
5.下大雨的時候,青鳥、麻雀會躲在哪里呢?
答:可能會躲在冒著炊煙的屋檐下。
6.假如蝴蝶沒有及時躲過猛烈的風雨,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答:(1)翅膀會被雨點打濕;
(2)會被風吹得不知去向;
(3)身上的彩粉會被雨水沖刷,失去原有的美麗;
(4)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無法飛起來。
7.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對蝴蝶的擔心、關愛之情?
答:第1自然段中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刻畫,第2自然段中對蝴蝶的弱小形象的刻畫,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對蝴蝶的擔心。第3、4自然段,作者的猜想與追尋也表現(xiàn)出對蝴蝶的擔心與關愛。
29、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之出塞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之出塞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一句人未還讓我們嘗盡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詩人王昌齡留下了眼淚。這是什么樣的眼淚?這是傷心的眼淚更是同情的眼淚。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傷,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親人的悲痛。
2.怎樣理解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既敘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嘆中暗示當時邊防多事,表現(xiàn)了作者對戍邊將士的深切這同情,同時又從空間上點明邊塞的遙遠,這樣,作者便創(chuàng)造了時空交織的意象,把讀者帶到萬里之外的邊塞,讓讀者到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去回憶,體驗、思考。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只要有像李廣那樣的猛將來戍守邊關,胡人的騎兵就不敢越過陰山南下入侵了。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30、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先寫牛郎織女勤勞持家,日子過得挺美滿,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訴他有困難急需的時候用上它;接著寫王母娘娘反對,親自去抓回織女,牛郎披上牛皮帶著孩子奮力追趕,王母用天河隔開他們,最后寫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一年見一次,喜鵲就來搭橋,讓他們相會。
2.為什么要著重描寫老牛的臨終囑托?
老牛臨終囑托牛郎留下自己的皮,至死都不忘報恩,忠心耿耿。同時,老牛的這張皮在后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此處留下懸念,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了鋪墊。
3.郎織女故事的結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織女想永遠的將牛郎織女分開,牛郎攜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許每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4.討論:王母娘娘、天河和牛郎織女有什么象征意義。
王母娘娘是封建統(tǒng)治者、封建勢力的代表。
天河是封建統(tǒng)治者用來迫害、壓制勞動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牛郎勤勞能干、織女善良賢惠,他們兩人是勞動人民的典型代表。
31、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長相思》:你從身向榆關那畔行讀懂了什么?
點明了行旅的方向。詞人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身向榆關,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師,它使我們想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況。那畔一詞頗含疏遠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了詞人這次奉命出行榆關是無可奈何的。
2.為什么羈旅勞頓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寫白天的人聲鼎沸、駿馬嘶鳴轉(zhuǎn)入對夜深千帳燈的靜態(tài)描寫。這里借描述周圍的情況而寫心情,實際是表達納蘭對故鄉(xiāng)的深深依戀和懷念。
3.從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與上闕夜深千帳燈相呼應,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結句的聒字用得很靈脫,寫出了風狂雪驟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狂風暴雪極為厭惡的情感。
- 共有84個大南瓜,李大爺運走了40個,王叔叔運走了26個。還剩多少個?
- 第8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說說你的感受。
- 太陽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 五下第一課古詩三首之村晚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 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課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 2.妙想要為半徑為3cm的圓形小鏡子圍一圈絲帶,她現(xiàn)在有18cm長的絲帶,估一估,夠嗎?
- 一匹出色的馬的好詞好句
- 鄉(xiāng)下人家好詞好句摘抄
- 五年級下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反思優(yōu)缺點
- 五年級冀中的地道戰(zhàn)小練筆
- 涼州詞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 用部首查字法查灶焰燙煲烈熏,并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 那些疾病在新生兒期易發(fā)生?
- 大班綜合:鉛筆盒
- 愛與寬容在虛擬中尋找真實
- 巧算24點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鏡片》
- 幼兒園藝術活動《大自然多美好》大班音樂教案
- 冷飲店朋友圈文案39句
- 有意境唯美的女生夢幻網(wǎng)名432個
- 女生孤傲冷漠的qq網(wǎng)名435個
- 《香妃鏈》皇子攻略
-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之望廬山瀑布評課筆記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夜書所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之雪梅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3拍手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故事二則之紀昌學射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3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7媽媽睡了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敕勒歌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一年級下12課古詩二首之池上課文復習重難點課堂筆記
- 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1場景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之宿建德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神州謠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