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氣鬼”慷慨起來

讓“小氣鬼”慷慨起來

讓“小氣鬼”慷慨起來


  

  ·食物不肯給別人吃。看一個孩子是否大方,大人往往會說:“寶寶,餅干給阿姨吃一塊好嗎?”當然,這種考驗往往是以孩子抱緊了食物說“嗯——”為結局的。

  ·玩具不愿借別人玩。一旦家里來了小客人,父母讓孩子把好玩的玩具讓給小客人時,都比較困難。更有甚者,小客人摸什么,孩子就不讓玩什么。

  ·媽媽也是自己的??吹綃寢尡e的孩子,有的寶寶就會生氣,甚至大哭大鬧。他們會覺得,媽媽不跟自己好了。

  ·受不得半點委屈。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孩子的鞋,孩子則馬上翻臉說,“把我的鞋踩臟了,我不和你玩了。”

  ……

  

  ·孩子身邊人員的“小氣”行為與不良教育的影響

  ·父母及家人過于溺愛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了獨食、獨玩等不良行為習慣

  ·孩子缺乏交往,沒有機會體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

  ·有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佳,孩子的一些要求不易滿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現(xiàn)在的孩子真的“自私”嗎?

  對于4歲以下的寶寶來說,分享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發(fā)展任務,它包括去理解別人的需要和有時的延遲滿足。敏感的父母會注意到寶寶經(jīng)常會因為被要求去分享游戲材料而與別的寶寶發(fā)生沖突,您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權利,同時在合適的機會幫助孩子學習,在全體狀態(tài)下的合作規(guī)則,讓孩子逐漸知道游戲是“在規(guī)定的限制范圍內的自由活動”。

  平行游戲和聯(lián)合游戲是4歲以下寶寶的主要游戲形式。寶寶需要有機會擺弄物體和玩各種各樣的主題游戲,而不必被要求去與同伴分享。

  所以不是現(xiàn)在的寶寶“自私”,而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有這樣的心理特點、行為特點。父母要尊重寶寶,不能認為這是道德問題,總是用“自私、小氣”這樣的字眼來教訓寶寶。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與外界交流的增強,他會變得“大方”起來。

  讓“小氣鬼”慷慨起來

  “小氣”的孩子時間長了很難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豁達大度,能夠寬容別人。那么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慷慨待人的品格呢?

  行為糾正: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家里好吃的東西并不只是他能吃,好玩的玩具人人都能玩?,F(xiàn)在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如果父母只知道一切為了孩子,一切讓給孩子,孩子沒有了爭搶、沒有分享,他自然就不懂什么叫大方,什么叫慷慨了。

  樹立榜樣: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著最直接、最持久的影響作用,為孩子樹立學習與模仿的榜樣,是父母的首要任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首先做到慷慨待人。如在家里上敬老,下讓小,夫妻之間不要斤斤計較;鄰居家來借東西時,應熱情地借給人家;主動把好吃的東西拿出來與人共享等。此外,父母要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尋找慷慨的榜樣,讓孩子在與這類伙伴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學得慷慨起來。

  正確引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為孩子提供一些練習分享的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如買回來的糖果不要全部給孩子吃,要讓孩子親自把糖果分給家庭成員,與家人共享;玩耍時,引導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心愛的玩具,讓他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在這些練習中,父母應對孩子的每個慷慨之舉作出表揚,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體驗,促進其慷慨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強求孩子慷慨。如果別的孩子一要他心愛的玩具,你就強迫他給別人,這會讓孩子覺得分享毫無樂趣,只是一種不得不承擔的不愉快的義務而已,不利于慷慨之心的自然成長。

  給他時間,先“自私”后“分享”

  只有先確認“擁有”,才能談到“分享”。“私人擁有”是分享的第一步,也是不可逾越的一步,一個人,如果對他所有的東西沒有安全感,是很難真正做到去和別人分享的。

  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私”心理,讓他知道———媽媽爸爸會尊重你的獨立自主權,要不要和別人分享可以由你自己決定。培養(yǎng)他“我是主人,我可以自己做主”的自豪感和安全感。然后再疏導,講道理,向他灌輸“分享是快樂的”,效果會好許多。

  比如讓他多做“輪流”和“暫時交換”的游戲,像交換玩具,輪流拍球,(比起把他的好吃的東西給別人要容易接受得多),到最后玩具還是屬于他的,讓孩子從中既體會到分享的意義,又不影響他安全感的建立。

  引導孩子和別人進行合作,您是怎么做的?

  

  點評:您的示范會讓寶寶理解每個人都需要和別人合作。

  比如,讓寶寶把櫻桃放在果盤上。

  點評:這樣的工作能讓寶寶意識到他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并能為家庭做出“貢獻”。

  很簡單,比如用一根繩子玩翻花、拔河;用小水壺玩茶水生游戲,一個倒水,一個接水喝。

  點評:孩子之間的合作游戲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滿足,但這需要您的引導和幫助。

  

  點評:理解并運用社會禮儀規(guī)范也是合作的重要部分。

  總之,無論在家庭還是在戶外,您有責任通過引導寶寶參與更多的合作過程促進寶寶社會性發(fā)展,讓寶寶成為一個具有優(yōu)秀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孩子。

  致父母的話

  未來社會要求有團隊精神的人,會與人合作的孩子將會在以后獲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說早期教育中認知的發(fā)展、智力的潛能拓展很重要的話,教會孩子學會合作和分享也和智力發(fā)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好孩子育兒網(wǎng)采編整理
  參考資料:育兒千萬別信專家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