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


  剛下過雨,地上有一些積水,3歲的點點正跟著爸爸媽媽往家走。突然一聲響,點點故意踩進了積水里,鞋子、褲子都弄濕弄臟了,爸爸媽媽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點點的父母,這時你會怎么做?下面這些父母的做法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父母對這個問題所持的態(tài)度。

  父母A——“積極拒絕”

  做法:我很生氣,會罵點點,還會忍不住打他,誰叫他故意的?如果不加禁止,下次他還會照樣做。打罵孩子當(dāng)然不好,我心里也疼啊,但我覺得還是要嚴格管教。否則,行為不好很容易惹人厭的。今天我對他嚴格了,他改了,那對他今后可是受益非淺的。雖然我們也知道3歲的孩子其實就是調(diào)皮,可做父母的不能縱容,不是說“3歲看老嗎?”

  專家分析:父母A的做法是典型的“積極拒絕型”養(yǎng)育方式,一看到孩子所謂的“不良行為”,就馬上采取嚴厲地打、罵,以為這樣的懲罰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其實,“踩水坑”這樣的事情很多孩子都會做,或者曾經(jīng)做過。其實孩子的動機很簡單,他們只會考慮到“好玩”,而不會去注意“臟”與“他人”的,畢竟其社會性還沒有發(fā)展得那么好!因此,孩子的本意并無“惡意”,只是一種本能的沖動,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梢坏┏扇藢@個行為做出了反應(yīng),就等于給了該行為一個反饋,根據(jù)行為理論,一個行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將決定該行為是否會再次出現(xiàn)。

  許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子女采用嚴厲懲罰(即“積極拒絕”方式)越多,孩子越可能多地表現(xiàn)出孤獨、不關(guān)心他人、難以適應(yīng)外部環(huán)境、喜歡冒險等特征,也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擔(dān)憂及某些強烈的情緒反應(yīng)。這些負面的體驗自然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容易引發(fā)不良行為,如退縮、攻擊等。具體分析,表現(xiàn)如下:

  (1)“積極拒絕”導(dǎo)致逆反心理
  積極拒絕的方式非常粗暴,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容易留下創(chuàng)傷。比如,點點在懲罰后會認為:“我怎么做什么都錯??!我怎么做都要挨打、挨罵!”結(jié)果,非但不能改變點點的“不良行為”,還讓點點越來越?jīng)]有了自信,干脆“壞”到底了——你不讓我踩,我就偏要踩,反正都是打,還不如多踩兩下。這也就是“逆反心理”。其實,在很多的兒童攻擊性行為中,都有父母積極拒絕方式的影子。

  (2)沒有認識到錯誤反而學(xué)到了父母懲罰的樣子
  父母在施以懲罰的同時也給了孩子榜樣,一旦被孩子認同,孩子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結(jié)果就不是簡單的“踩水”問題了,而是真正的“行為問題”,諸如:打人、挑釁,甚至殺人等攻擊性、反社會性行為及情緒問題,如沖動、易怒等。

  (3)造成其他不良的行為
  這種方式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為了逃避傷害,孩子可能采取另一些不當(dāng)行為,如謊言、外逃等。比如,點點可能會當(dāng)著父母的面說“不踩了”,可父母一下不在,會更變本加厲地“踩”下去。

  父母B——“冷處理”

  做法:我會說孩子兩句,但不會很在意,畢竟是小孩子嘛,不過貪玩罷了。我們小時候不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嗎?如果他不聽,繼續(xù)這樣“惡作劇”,那我干脆不理他,小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你越是當(dāng)回事,他就越得意,越要去干。何況書上不是經(jīng)常講2、3歲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嗎?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硬來,他也會很倔,倒不如干脆不理他,他弄得沒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專家分析:“冷處理”確實是改變孩子行為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強調(diào)對行為問題的暫時擱置,既不鼓勵、也不懲罰,就好像這個行為根本沒發(fā)生。行為的延續(xù)總是需要“反饋”的,需要一個說法,而“沒反應(yīng)”恰恰讓行為摸不清方向,反而會自然消退。比如點點的“踩水”,也許他確實有故意“惡作劇”的成分,如果你罵他,他覺得激怒了你,挺得意;如果你好言相勸,他覺得你注意他了,也有收獲。他其實就是要個“反應(yīng)”,要“引人注意”,這種心理在孩子中很常見。
  但對于孩子的行為并不是“冷處理”就結(jié)束得了,一般還需要“熱加工”,也就是在孩子沒有了或者降低了行為沖動的時候,給孩子講道理,最好能同時給以“如何做”的具體指導(dǎo)。正所謂“有所破,有所立”,父母B只要再多做一點點“尾聲”的工作,與其讓孩子不做什么,不如告訴孩子該做什么,父母B可以回家后讓點點與自己一起清理衣服和褲子上的“污跡”,讓點點在清理過程中體驗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起應(yīng)有的責(zé)任,學(xué)會彌補與改正的途徑,得到“自我負責(zé)”的鍛煉。

  不管是什么樣的行為,都存在行為結(jié)果的問題,即使是像點點那樣只是出于“童心”而出現(xiàn)的行為。如果他真是故意的,為了引人注意,當(dāng)然“冷處理”的辦法很好;但如果他只是出于“童心”,那么其行為所帶來的“麻煩”必須讓他知道,否則聽之任之,確實可能發(fā)生父母A所擔(dān)心的后果——被人厭。

  父母C——“預(yù)防犯錯”

  做法:在沒有到水坑之前,就提前將點點抱在身上,遠遠地繞過水坑,讓點點根本無法接觸水坑,“踩水”問題不就沒有了?

  專家分析:“預(yù)防”會讓孩子變得軟弱無能,習(xí)慣用“預(yù)防”的父母,實際上是將孩子“監(jiān)控”起來,盡可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這種方式現(xiàn)在還非常盛行,以致使年幼的學(xué)前兒童在幼兒園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更不會處理與小朋友的交往。一旦習(xí)慣了“預(yù)防”的孩子,會逐漸變得軟弱無能。

  那么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什么呢?

  第一種:告知與防范。

  將你認為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對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燙傷、觸電或者吃下不該吃的東西,最好就是想辦法讓孩子不可能接觸到,比如:放在高處、全面包裝、鎖入柜子等。

  第二種:詢問與原諒。

  你不可能預(yù)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讓孩子明白,即使某個道理孩子知道,也會因為缺乏直接體驗照樣去做。這個時候,你首先要學(xué)會“詢問”原因。多問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例如: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么?千萬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問孩子例如:“你知道錯了嗎?”“定罪式”問話,只會讓孩子害怕、拒絕、逆反,因為分明把所有的責(zé)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釋。而“詢問”的真實目的是想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解孩子的思維軌跡與內(nèi)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證明“孩子,你錯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詢問都能得到答案的,因為年幼的孩子根本還不會解釋,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給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須學(xué)會“諒解”。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等待他告訴你“為什么”。

  第三種:彌補與共同改變。
  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知道了錯,更能有機會改正錯誤。(陳國鵬,徐浙寧)

  采編自:《親子》



(責(zé)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