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1、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窮人》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經典小說。小說講述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西蒙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第一部分(1-2):講桑娜在海風呼嘯中等待丈夫回來。

第二部分(3-11):講桑娜沒有經過丈夫的同意就抱回了兩個孤兒。

第三部分(12-27):講漁夫出海歸來,得知西蒙病故,主動提出把孩子抱回來,夫妻倆不謀而合。

2、二年級上冊朱德的扁擔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級上冊朱德的扁擔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本文講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yōu)榱藞允鼐畬礁锩鶕?jù)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擔為題,于細微處見精神,語言簡潔平實,娓娓道來,既展現(xiàn)了一位以身作則、吃苦在前的紅軍指揮官形象,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朱德同志的關心、敬愛之情。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段。

第1段:交代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背景。

第2段:寫為了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儲備足夠的糧食,紅軍戰(zhàn)士們爭著到寧岡的茅坪去挑糧。

第3段:寫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戰(zhàn)士們心疼他,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他卻又找來一根并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個字。

第4段:寫戰(zhàn)士們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3、二年級上冊寒號鳥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級上冊寒號鳥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內容:

本文是一則民間故事,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tài)度,不同表現(xiàn)和不同結果,說明了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鼠目寸光的人,以僥幸心理對待生活,在災難來臨時會付出慘重代價。

段落大綱:

全文共9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

第二部分(第24段):寫冬天快要到了,喜鵲忙著做窩準備過冬,而寒號鳥卻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做窩。

第三部分(第57段):寫冬天到了,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決心明天就做窩。

第四部分(第8、9段):寫寒冬臘月,寒號鳥在北風中受凍,最后凍死了。

4、三年級上冊花的學校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級上冊花的學校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2):寫陣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歡。

第二部分(3-4):寫想象中花的學校上課時的情景。

第三部分(5-9):放假時,花孩子們沖出學校,回到家,對媽媽揚起雙臂。

5、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寫孩子們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

第二部分(2-3):寫孩子們上課和下課時的情景。

第三部分(4):總寫學校的美麗可愛,表達我們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6、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主要寫兩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時,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進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幫助下,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告訴學生牛反芻的科學知識。更讓學生明白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引導學生遇事要冷靜、機智、勇敢。

第一部分(1-7)紅頭與青頭玩捉迷藏游戲,紅頭悄悄地躲進草堆里,卻被一頭大黃牛吃草是卷進了嘴里。

第二部分(8-18):寫紅頭在青頭的鼓勵和幫助下,經過艱難歷程,終于從牛肚子里逃了出來。

第三部分(19-20):寫紅頭感激青頭,青頭笑著安慰紅頭。

7、三年級上冊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級上冊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分段及大意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大樹,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車、椅子、木地板的故事。這篇課文其實是以一粒種子的經歷對學生進行奉獻教育,讓孩子們明白要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一部分(1-3):寫種子被泥土包裹著,想站起來,后來終于鉆出地面,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

第二部分(4-7):高大的樹變成了一輛手推車,終于會跑了。

第三部分(8-9):手推車跑起來感到很吃力,后來被農夫和兒子拆了,做了把椅子。

第四部分(10-12):椅子覺得挺直腰背很吃力,被年輕的農夫拆了,拼成了木地板,他感到很舒服。

8、四年級上冊麻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級上冊麻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麻雀》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

脈絡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打獵歸來途中,我的獵狗發(fā)現(xiàn)了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寫獵狗想傷害小麻雀,老麻雀飛落下來保護小麻雀,嚇退了獵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我喚回獵狗,小麻雀得救了。

9、四年級上冊女媧補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級上冊女媧補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脈絡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水神共工因敗給火神祝融后撞斷了不周山這根撐天的柱子,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寫女媧決心修補天和地,讓人類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女媧揀來五色石煉成石漿補天,斬下大烏龜?shù)耐蓉Q立在大地的四方,擊殺惡龍,嚇退野獸,堵住洪水。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寫天和地恢復了平靜,人類獲得了新生。

10、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海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大意

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海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課堂課文大意

課文選《山海經北山經》,講述了一個神話故事:炎帝的小女兒溺水于東?;骶l(wèi)鳥,銜西山木石填東海。故事展示了堅韌執(zhí)著的精衛(wèi)形象。它與本單元的《盤古開天地》一起,既為學生進一步了解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提供了范本,又為快樂讀書吧閱讀《很久很久以前》做了鋪墊。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來,因此變?yōu)榫l(wèi)鳥,(它)常常銜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子,填塞東海。

11、四年級上冊陀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級上冊陀螺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陀螺》一文作為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主體課文,講述了作者高洪波在兒時游戲中找到成功的樂趣和秘笈。這篇課文,不僅文筆優(yōu)美,更是指導孩子成長的法寶。

第一部分(1-3):寫冰尜兒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第二部分(4-13):寫我用叔叔送我的陀螺取得了勝利,并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12、五年級上冊第24課月跡課堂筆記課文分段

五年級上冊第24課月跡課堂筆記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寫中秋夜,我們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寫我們到院子里觀月議月、到河中尋月的過程。

第三部分(24):寫我們在沙灘上尋月,并發(fā)表感慨。

13、五年級上冊搭石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搭石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搭石》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生活氣息濃郁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介紹,反映出搭石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對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致描寫,贊美了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xiāng)的淳樸民風。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小溪是鄉(xiāng)親們的必經之路,進入秋天,天氣變涼,為了通過小溪,人們在小溪里擺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寫老人擺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寫人們走搭石的優(yōu)美畫面,通過具體事例反映了人們美好的心靈。

第四段(第5自然段):贊美搭石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鄉(xiāng)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14、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xiāng)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xiāng)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了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寫了作者童年時與桂花有關的記憶,主要寫了作者與母親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搖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和鄉(xiāng)情。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寫了作者離開家鄉(xiāng)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時時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15、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牛郎織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故事之一,本課節(jié)選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以牛郎的成長經歷童年成人成家展開情節(jié),講述了牛郎從小遭到哥嫂的虐待,與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相識并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的故事。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紹牛郎身世。

第二部分(5-8自然段):分家,得到老牛和破車。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老牛說話,指點機會。

第四部分(14--21自然段):認識織女,結為夫妻。

添加王老師微信dyqywx05 免費送五年級語文課堂筆記與生字組詞課后上課資料

16、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獵人海力布》講的是善良的獵人海力布為了挽救鄉(xiāng)親們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變成了一塊石頭的故事。贊美了他熱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本文故事具有傳奇色彩,充滿想象力,且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海力布身上,展現(xiàn)的大愛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這是傳承此類民間故事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流傳的地點。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海力布救了龍王的女兒,龍王為了感謝他,把嘴里含著的寶石送給了海力布。

第三段(第7-10自然段):寫海力布利用寶石知道了災難要來的消息。并為了拯救鄉(xiāng)親們犧牲了自己。

第四段(第11自然段):寫人們永遠紀念海力布。

17、五年級上冊小島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小島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課文寫的是一位將軍到我國南海一個小島視察的故事。將軍在視察小島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守島戰(zhàn)士居然在寸草難生的小島上種了一塊中國地圖形狀的菜地,吃晚飯時,戰(zhàn)士們特意為將軍準備了一盤小白菜,將軍舍不得吃,將菜倒進湯里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分享。故事以將軍的視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展開情節(jié),展現(xiàn)我國海防前哨守島部隊的生活,表現(xiàn)了駐守在小島的戰(zhàn)士們扎根海島、艱苦守島的精神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第一部分(第1~19自然段)講了將軍來到小島視察,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戰(zhàn)士們在寸草難生的小島上種了許多小白菜,于是產生了在守島部隊中推廣種菜方法的念頭。

第二部分(第20-35自然段)講了晚飯時,戰(zhàn)士們特意為將軍準備了一盤小白菜,將軍舍不得吃,專門將小白菜倒進湯里和戰(zhàn)士們一起享用。

第三部分(第36~37自然段)講了清晨將軍離開時,向著太陽,向著綠色菜地,也向著小島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18、五年級上冊我的長生果課堂筆記課文分段與大意

五年級上冊我的長生果課堂筆記課文分段與大意

第一部分(1):開篇點題,說明誰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2-6):回憶了我童年快樂的讀書生活。

第三部分(7-14):寫課外書籍給我許多營養(yǎng),特別是對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我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到連環(huán)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范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僅擴展想像力,鍛煉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潛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就應是自我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本文情真意切,真實可感。

19、五年級上冊月跡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月跡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月跡》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本文記敘了一家的幾個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尋月亮的過程,表現(xiàn)了孩童奇特敏銳的想象以及為共同擁有美好事物而滿足的可貴的心靈世界。課文以月跡為題,既是月亮的運行足跡,也是孩童心理變化之跡,尋月的過程就是孩子們尋美的過程。

第一部分(1-2):寫中秋夜,我們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寫我們到院子里觀月議月、到河中尋月的過程。

第三部分(24):寫我們在沙灘上尋月,并發(fā)表感慨。

20、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曉聲小說《母親》中的節(jié)選課文。語言平實,筆觸細膩,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不顧別人勸阻毅然拿錢給我買書的故事。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的描寫,勾勒出一位辛勞、瘦弱、開明、慈愛的母親形象,字里行間吐露著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之情。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

第一部分(1-4):寫我渴望買一本《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5-37):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的經過,彰顯出偉大的母愛。

第三部分(38):如愿以償,我終于擁有了這本想買書。

21、六年級上冊金色的魚鉤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金色的魚鉤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內容:

本文滿懷深情地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段落大綱:

全文共34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寫1935年秋天,我和兩個小同志因生病沒法和大部隊一起過草地,指導員便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

第二部分(322):寫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魚。

第三部分(2333):寫走到草地邊緣,老班長犧牲了。

第四部分(34):寫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22、六年級上冊丁香結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丁香結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1-3自然段對丁香花生長環(huán)境、顏色、氣味、形態(tài)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進行了描寫,

4-6自然段著力感悟丁香結。

《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它不但語言優(yōu)美,而且條理清晰,意蘊豐富。這篇文章共6個自然段,1-3自然段對丁香花生長環(huán)境、顏色、氣味、形態(tài)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進行了描寫,4-6自然段著力感悟丁香結。作者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丁香的喜愛和贊美,又超越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丁香象征的愁怨,抒發(fā)了豁達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篇進行閱讀教學的典范文本。

23、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重難點分析

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重難點分析

《窮人》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經典小說。小說講述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西蒙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講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2.課文的題目是窮人,從哪里可以看出窮?

(1)桑娜的丈夫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冒著危險出海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

(2)桑娜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梢娚D纫患业纳钍嵌嗝雌D難。

(3)西蒙的丈夫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里又潮濕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這些描述飽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3.課文為什么以窮人為題?

答:(1)題目中的窮人不僅僅指桑娜、西蒙兩家人,更指當時沙皇統(tǒng)治下的所有窮人。(2)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和西蒙兩家的貧窮,這是沙俄時期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就是在這樣貧窮的情況下,桑娜和漁夫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在自己有五個孩子要養(yǎng)的情況下,主動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孤兒。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的事例,謳歌了窮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有力地抨擊了當時上流社會的腐朽與墮落。

4.漁家的小屋溫暖而舒適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對刻畫桑娜這個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其他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亮。

側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勞能干,體現(xiàn)出漁夫一家的生活雖艱辛,卻也很溫馨。

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

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

海風呼嘯聲、波濤的轟鳴、狂風的怒吼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見。

作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還要出海打魚,體現(xiàn)漁夫一家生活的貧苦;屋內溫暖干凈,突出了桑娜的勤勞善良,對生活充滿希望。同時海上惡劣的環(huán)境,暗示了西蒙的死亡。

5.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描寫,看看這些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思想品質?

從這些描寫中,可以桑娜和漁夫都有一顆寧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仁慈的心,都有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品質。

6.桑娜內心的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她是因為擔心家庭條件的不濟和丈夫的責罵。

二是因為那兩個孩子太小,不能同死人待在一起,但他又害怕自己的丈夫會不同意,因為自己已經有五個孩子,再加上兩個,無異于雪上加霜。

7.桑娜內心矛盾,但她為什么又這么堅定?

因為她覺得這樣做問心無愧,天經地義,她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是窮人善良的本能。

24、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之課后同步習題

六年級上冊窮人課堂筆記之課后同步習題

《窮人》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經典小說。小說講述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西蒙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小練筆:兩個人沉默了一陣。沉默中,桑娜會想些什么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

示例:桑娜會想:丈夫出去打魚能安全回來,該是多么好??!西蒙死了,我把她的兩個孩子抱了回來,也沒經過丈夫的同意,我該想他怎么說呢?生活的壓力已經夠大了。丈夫會同意嗎?我們都是窮苦人,他會同意我的做法的。

十一、課內外知識

1.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 18281910) ,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2.體會句中省略號的作用。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ū硎拘睦砘顒拥臅r斷時續(xù))

②古老的鐘發(fā)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省略遞減的次數(shù))

③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語意的跳躍)

④我嘛縫縫補補(表示說話結巴,欲言又止)

3.如何正確使用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要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使心理描寫符合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同時需要和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課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準確地表達出人物緊張、堅定、矛盾等心理活動,從而豐富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塑造了人物高貴的品格。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讀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給桑娜帶來的壓力,感受到桑娜熱愛丈夫,同情孤兒,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心靈。

舉例: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25、六年級上冊橋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橋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課文《橋》塑造了一位普通老支書在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時,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穩(wěn)、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的故事,從而贊揚了老支書身上那種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黎明時分,山洪暴發(fā),村莊里一片混亂。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寫在危急關頭,老漢挺身而出,組織群眾撤離。

第三部分(第14-23自然段)寫橋塌了,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漢也以身殉職。

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段)寫洪水退后,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她的丈夫和兒子。

26、六年級上冊宇宙生命之謎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宇宙生命之謎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宇宙生命之謎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介紹了科學家對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的探索與研究。文章語言嚴謹、準確,邏輯性強,文中又不乏一些生動的描寫,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第一部分(1):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第二部分(2-8):先概括地說明,從理論上猜測,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然后具體地介紹了科學家探索的歷程。

第三部分(9-10):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27、六年級上冊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這篇課文記敘了邱少云從隱蔽潛伏到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經過,贊頌了邱少云為了戰(zhàn)友的安全,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自覺嚴格遵守紀律而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課文的重點、難點在第11、12、13自然段。

第11自然段著重說明,在烈火燒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別人也可以救他,但這樣一來,整個潛伏部隊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次作戰(zhàn)計劃就完全落空。

第12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著怎樣的煎熬,忍受著何等難以忍受的痛苦。

第13自然段正面寫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偉大壯舉在烈火燒身的半個多鐘頭里,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fā)出一聲呻吟。

28、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本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時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隨意破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

第一段(1-2自然段):說明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但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只有很小很小。

第二段(3-4自然段):說明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如果隨意毀壞,就會使資源枯竭,就會給自身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第三段(5-7自然段):說明人類別無去處,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第四段(8-9自然段):說明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9、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文章脈絡以空行為標志,講了六件事。第一件寫追悼魯迅,表現(xiàn)了人們對魯迅的愛戴。后面記敘了魯迅生前的幾件事:伯父借談《水滸傳》啟發(fā)我認真讀書;伯父在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伯父與家人歡度除夕時地慈祥親切;伯父熱情地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從這幾件事中闡述了魯迅先生受到愛戴地原因。

第一部分(1):寫人們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寫伯父和我談《水滸傳》并教育我要認真讀書。

第三部分(4-13):寫伯父魯迅先生和我笑談碰壁。

第四部分(14-16):寫除夕的時候,伯父和爸爸替我們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寫魯迅先生救助黃包車夫。

第六部分(26-27):寫伯父關心女傭。

30、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課堂筆記課文分段及大意

《少年閏土》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后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干、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第一段(1):寫我記憶中的閏土勇敢機敏。

第二段(2-3):我盼望見到閏土。

第三段(4-18):閏土和我講了雪地捕鳥,瓜地刺猹,海邊檢貝殼和潮汛看跳魚的事,我非常羨慕,他的見多識廣。

第四段(第19自然段):閏土和我分別了,友誼也中斷了,但我很懷念他。

31、一年級上冊姓氏歌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級上冊姓氏歌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這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jié)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jié)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1.認識姓、氏、李、張、吳、趙、錢等12個生字,會寫姓什么方。2.認識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通順流利地朗讀韻文,背誦課文第一小節(jié)。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2個小節(jié)。

第1小節(jié):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

第2小節(jié):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

32、一年級上冊小蝸牛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級上冊小蝸牛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1.會寫全回2個字。2.結合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情景,理解、運用爬呀,爬呀已經等詞語。3.借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4個部分。

第1部分:寫了春天,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到樹林里去玩。

第2部分:寫了小蝸牛爬回來已經是夏天了,媽媽又讓它去摘幾顆草莓回來。

第3部分:寫了小蝸牛爬回來已經是秋天了,媽媽又讓它去采幾個蘑菇回來。

第4部分:寫了小蝸牛爬回來已經是冬天了,媽媽讓它待在家里過冬。

33、五年級上冊梅花魂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級上冊梅花魂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1.認識葬、腮等8個生字。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外祖父的哪幾件事,表達了外祖父怎樣的思想感情。3.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并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能說出對題目的理解。

脈絡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由梅花開放想到漂泊他鄉(xiāng)、葬身異國的外祖父。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憶關于外祖父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外祖父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寫我?guī)ё吡送庾娓妇鞈僮鎳某嘧有摹?/p>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找出關于外祖父的幾件事,進一步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同時理解什么是梅花魂。但是,由于時間有限,沒有時間讓學生讀文中的一些重點段落,這仍需進一步改進。

34、四年級上冊鄉(xiāng)下人家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級上冊鄉(xiāng)下人家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1.認識構、芍等11個生字,會寫構、飾等15個字,會寫屋檐、構成等17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畫面,說說課文描寫了哪幾幅圖畫。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3.圍繞文中最感興趣的景致展開交流,摘錄、積累好詞佳句。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xiāng)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表達方法。

脈絡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鄉(xiāng)下人家總愛在房前屋后種瓜、養(yǎng)花,養(yǎng)雞、養(yǎng)鴨。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描寫了夏天和秋天鄉(xiāng)下人家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鄉(xiāng)下人家有著獨特、迷人的風景。

1.品讀語句,感受美景。在本文教學中,我始終把讀貫穿全文,采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自然質樸的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2.抓住中心,分層感悟。在教學時,學生找出中心句,概括感興趣的風景或者標注小標題,畫句子交流品味感受。

35、四年級上冊琥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級上冊琥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1.認識琥、珀等11個生字,會寫怒、吼等15個字,會寫怒吼、松脂等17個詞語。2.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嘗試自己解決。3.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琥珀的形成過程。4.聯(lián)系琥珀形成的過程,說說課文中一些推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脈絡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測琥珀形成的時間。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條件和過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學上的價值。

1.抓住重點。本篇課文的重點是了解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通過梳理琥珀形成的兩個階段以及分析作者推測的依據(jù),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學的重點。

2.注重培養(yǎng)想象力。在理解了作者科學合理的推測之后,再來自己推測小蒼蠅和蜘蛛被包住的過程,這樣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和推測能力。

3.注重語言訓練。閱讀教學離不開讀,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品讀,才能真正地走進文本;通過練習說話來積累語言,培養(yǎng)表達能力。無論是讀還是說,都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語感。

36、三年級上冊燕子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級上冊燕子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燕子》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xiàn)了燕子的活潑可愛,抒發(fā)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課文語言生動簡樸、感情真摯。教學中應以讀貫穿課的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遷移語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段落大綱: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寫燕子的外形特點。

第二部分(2):寫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平添了許多生機。

第三部分(3、4):寫在飛行中的燕子的各種姿態(tài)。

第四部分(5):寫燕子停歇在電線上形成的美麗圖景。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景。在理解燕子的活潑可愛這一重點時,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抓住湊成這個詞,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在學習第3、4自然段時,抓住斜飛、橫掠感受燕子的飛行姿勢,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

要讀懂文章,必須要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學得靈活,學得透徹。如:在理解趕集一詞時,讓學生先理解什么是趕集,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為什么這樣說。學生通過與生活聯(lián)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草木繁茂,萬物復蘇的景象,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37、三年級上冊灰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級上冊灰雀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灰雀》是三年級上冊八單元的課文,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圍繞灰雀講了一個關于誠實和知錯就改的故事。小男孩捉走了一只灰雀,面對列寧的詢問,沒有勇氣承認是他捉走的,不過,他決定把灰雀給放了。列寧在詢問中已經猜到是他捉走了灰雀,所以故意強調,讓小男孩堅定決心。第二天,男孩果實兌現(xiàn)了承諾,把灰雀放了回來,列寧并沒有把事情挑破,因為他知道小男孩認識到錯誤,并且改正了錯誤,他的內心是誠實的。

段落大綱:

全文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寫列寧在郊外養(yǎng)病期間,非常喜歡公園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寫列寧對男孩循循善誘,讓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男孩決心改正錯誤。

第三部分(1113):寫第二天,列寧看見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38、六年級上冊月光曲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月光曲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月光曲》值得一聽再聽,而文中的詞句也值得反復誦讀體會,幫助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生動優(yōu)美。我的設計重點是通過指導朗讀和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和樂曲的美妙。

段落大綱:

全文共10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段(1):寫《月光曲》是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210):詳細地記述了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39、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魯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兒周曄所寫。主要是通過回憶有關魯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魯迅、談《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來反映伯父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yōu)秀品質。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為五個部分,每個部分寫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圍繞結尾處中心句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展開,這是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在具體的敘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場面描寫,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敘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對話描寫,第四件事是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的描寫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傭阿三的講述,以側面描寫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敘述方式,這也是本文的特點之一。

段落大綱:

全文共2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六部分。

第一部分(1):寫人們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寫伯父和我談《水滸傳》并教育我要認真讀書。

第三部分(413):寫伯父魯迅先生和我笑談碰壁。

第四部分(1416):寫除夕的時候,伯父和爸爸替我們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寫魯迅先生救助黃包車夫。

第六部分(2627):寫伯父關心女傭。

40、六年級上冊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二課時的教學是建立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的。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生本、生生、師生的不斷對話中去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高大形象和革命精神,與文本產生共鳴,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

段落大綱:

全文共3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7):寫父親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第二部分(817):寫父親被捕的經過(被捕時)。

第三部分(1829):寫我們和父親最后一次見面的情景(法庭上)。

第四部分(3033):寫父親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41、六年級上冊三黑和土地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三黑和土地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1.朗讀詩歌,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直白質樸的語言特色。2.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3.體會農民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悅心情。4.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對腳下的土地的感受。

段落大綱: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總寫熱愛土地。擁有土地的農民無比喜悅,將土地視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48):精耕細作。三黑極其高興地在土地上精耕細作,同時突出三黑的勤勞。

第三部分(914):美好憧憬。三黑對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滿希望。

第四部分(15):心如蜜甜。三黑高興地耙地。

42、六年級上冊那個星期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那個星期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那個星期天》是第三單元第二篇,整篇課文以表達情感為主,通過具體的事例、內心獨白、融情入景來表現(xiàn)心情的變化過程。學生在閱讀文本中,體會到了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的語文要素。課后練習也緊扣單元要素,重在引導學生關注情感變化;抓重點語句,歸納總結表達情感的方法;再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文章表達情感的異同,學習表達。

段落大綱: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我在那個星期天經歷了一場盼望。

第二部分(26):描寫我從滿懷希望、興奮雀躍到疑竇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萬分中耐心等待,卻終于徹底絕望的過程。

第三部分(7):敘寫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傷心以及母親對我的安慰。

43、六年級上冊好的故事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好的故事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好的故事》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以走進魯迅為人文主題,本文是第二篇?!逗玫墓适隆繁磉_了作者雖然身處黑暗現(xiàn)實之中,仍然保有對光明、對美好事物、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

段落大綱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寫我在昏沉的夜閉目養(yǎng)神的情狀。

第二部分(3~9):寫我在夢境中看見一個好的故事,水鄉(xiāng)各種奇妙的景物以及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現(xiàn)開來。

第三部分(1012):寫我驟然驚醒,夢境中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44、六年級上冊北京的春節(ji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級上冊北京的春節(jié)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時間為順序,以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的語言展現(xiàn)了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隆重與熱鬧,溫馨與美好。

段落大綱: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寫過年前的準備。介紹了從臘八到除夕之前人們的活動和習俗。

第二部分(813):詳細描述了老北京市民過春節(jié)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寫熱鬧歡樂的新年眨眼之間就過去了,人們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從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入手,抓住重點語句研讀,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生活體驗,走進老北京人的春節(jié),感受人們的歡樂和濃濃的年味兒。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讀書的過程中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氛圍,在表達時借助情景,同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拓展思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和感受,使學生在了解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感悟節(jié)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45、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指的是自己本身并沒有什么本事,卻借助別人的能耐嚇唬其它人。這一次狐貍通過他的聰明才智,成功的欺騙了老虎,可是如果過了幾天,老虎和狐貍又見面了,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9段。

第1段:寫尋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貍。

第24段:寫狐貍對老虎說自己是老天爺派來的做百獸的首領的。

第5、6段:寫老虎被狐貍蒙住后,狐貍帶著老虎去百獸面前證實。

第7、8段:老虎跟著狐貍來到森林里,百獸看到老虎都嚇跑了。

第9段:寫老虎受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