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隨時伸出我的手的教案 教學設計

關于隨時伸出我的手的教案 教學設計

關于隨時伸出我的手的教案  教學設計

隨時伸出我的手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是快樂的,認識到應隨時隨地、持之以恒地關心幫助弱勢群體;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調(diào)查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學生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社會調(diào)查,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1)觀察統(tǒng)計:公共汽車上老幼病殘孕專座被占用情況。

(2)采訪盲人:乘車、過馬路時,是否能經(jīng)常得到別人的幫助。

(3)采訪路人:當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你會怎樣做。

活動過程

一、愛心調(diào)查

1.學生匯報調(diào)查結果。(下面是教師的調(diào)查結果,供參考)

公共汽車上的觀察統(tǒng)計結果:老幼病殘孕專座95%均被別人占用。

采訪盲人的結果:35%的盲人說自己能經(jīng)常得到幫助,65%的盲人說很少得到幫助。

采訪路人的結果:100%的路人認為應該幫助弱勢群體。

95%的路人說自己曾經(jīng)幫助過弱勢群體,30%的人能隨時隨地地給予弱勢群體幫助,70%的人不能隨時隨地地伸出援助之手。

2.出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100%的路人認為應該幫助弱勢群體,而為什么只有35%的盲人說自己能經(jīng)常得到幫助呢?

3.學生分析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兩個數(shù)據(jù):95%的路人說自己曾經(jīng)幫助過弱勢群體,30%的人能隨時隨地地給予弱勢群體幫助。

4.教師總結:大家都認為應該幫助弱勢群體,卻只有30%的人能隨時隨地地給予弱勢群體幫助,問題出在哪里呢?雷鋒說,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幫助他人關鍵就在于“隨時”二字,在于持之以恒。(板書課題:隨時伸出你的手。在“隨時”二字下標上著重號)

二、愛心儲蓄罐

1.伴著溫馨的音樂,講古紅柳和她的同學六年如一日的故事。

2.教師:剛才聽了故事,想一想我們調(diào)查的一些數(shù)據(jù),還有許多的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討論發(fā)言。

(引導學生從兩個層面思考:(1)自己今后如何隨時隨地地給予弱勢群體幫助。(2)如何呼吁更多的人來幫助弱勢群體。如出板報、寫文章擴大宣傳、和自己的親人朋友交流感想、寫倡議書、發(fā)放相關宣傳品擴大影響等。為課后的延伸擴展作鋪墊)

3.教師小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如果我們大家團結起來,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把所有的愛心儲蓄在一起,我相信它的力量將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努力,這個愛心儲蓄罐將越來越滿,弱勢群體

會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溫暖。

三、愛心傳遞快樂

1.閱讀教科書第31頁桑蘭的故事。

2.尋找身邊的榜樣,表揚班上一名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學生,介紹他的優(yōu)秀事跡。

請這名學生談談幫助別人的感受。

3.擴散:談談自己曾經(jīng)幫助別人的感受。

4.教師小結:幫助別人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我們的內(nèi)心也會感到快樂。愛心傳遞快樂。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四、動手做一做

1.制作愛心卡:把自己幫助別人的經(jīng)歷以及感受寫下來,也可以寫自己得到別人的幫助以及心情。

2.布置愛心角:學生把愛心卡粘貼起來,布置成一個愛心角,今后學生幫助了別人,或者得到幫助,都可以寫下來,粘貼到愛心角里。

五、愛的節(jié)日知多少

1.教師介紹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我國的老人節(jié)和國際老人節(jié)。

2.學生分組討論應該如何過這些節(jié)日?

3.教師小結:希望每天都是助殘日,每天都是老人節(jié),隨時伸出我們的手,讓弱勢群體都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都能感受到我們的愛。

六、欣賞歌曲《相親相愛》

教師:同學們,當別人需要時,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們大家的雙手,把我們最真摯的情、最溫暖的愛送到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身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相親相愛》。